韓文“出口” 日媒大呼驚訝

印尼吉阿吉阿族採用韓文為正式文字已有兩個月
朝鮮日報記者 李漢洙 (2009.10.07 16:00 /更正 2009.10.08 11:36)


印尼布頓島巴務巴務市的少數民族吉阿吉阿族把韓文定為正式文字後過了兩個月,其間發生了什麼事呢?這是韓文問世566年之後首次“出口”到國外,其最明顯的效果是韓文的國際聲譽大有提高。
 
對韓文世界化邁出的第一步,世界媒體給予了高度的關注。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印尼的少數民族吉阿吉阿族,為了保住瀕臨消失的土著語 採用了韓國文字。自此韓國文字成了韓國的新的出口品。”日本《讀賣新聞》的駐地記者特意去當地採訪,《四國新聞》報導說:“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要保住自己 的語言則需要相應的文字,但那個文字未必是拉丁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可以‘出口’,可日本人沒有想到。韓國人的這種想法和能量真讓人驚訝。”日本NHK 電視臺則表示要製作新聞片,向韓國政府提出了採訪諮詢。

北韓也在關注“韓文世界化”。代表北韓立場的朝總聯機關報《朝鮮新報》日前破例報導說:“印尼一少數民族將韓文采用為自己的文字。這一消息受到南朝鮮乃至全世界的關注。這是南朝鮮相關人士積極運作的結果。”

▲“用韓文學習吉阿吉阿語。”正在使用韓文標記的教科書上課的一位吉阿吉阿族小朋友面對鏡頭微笑。/韓聯社
與此 同時,社會各界對引進韓文的吉阿吉阿族的關心和支持也絡繹不絕。廣尚南道南海郡方面6日向該地區發送了筆記本、鉛筆、彩色蠟筆等價值500萬韓元的學習用 品。韓國國際交流財團也向布頓島寄送了初級韓語教材150卷、韓國風箏藝術協會則作為紀念向當地一所小學贈送了100只盾狀風箏。此外,軟體發展企業 DUZON集團、釜山的一家講課用麥克風製造企業、教科書專門出版社等20多家企業也向訓民正音學會表達了援助意向。目前,編纂以韓文標記的吉阿吉阿語教 科書的訓民正音學會也正在推進後續支援工作。負責教科書編纂工作的首爾大學教授李豪榮表示:“今年12月20日,巴務巴務市市長將訪問韓國,屆時簽訂協議 後,將在當地建設一所韓文中心。”

如果吉阿吉阿族採用韓文獲得成功,韓文有可能傳播到印尼其他少數民族。目前印尼少數民族語言有737種,大都沒有相應的文字。但是他們要採用其他文字必須 獲得印尼政府的批准才行。訓民正音學會會長、首爾大學教授金周源說:“印尼政府擔心國家的統一受到損害。若各個團體隨意去當地開展這樣那樣的活動,印尼政 府有可能將其活動看作侵害國家統一的行為予以制止。”
 
對此,韓國政府持慎重的態度。因為國家的支援有可能引發外交問題,因此政府表示不能直接出面。文化觀光部國語民族文化科書記官申恩香(音)指出:“吉阿吉阿族採用韓文還只是示範階段,現在只適用於40多名小學三年級學生。要編寫小學、中學全科教科書,應默默地推進。”
 
學界則警戒將吉阿吉阿族採用韓文看作文字輸出或推廣的“文化帝國主義”。忠北大學國文系教授姜昶錫指出:“文字應由需要一方借用,而不是所有一方有意提供。‘推廣’、‘輸出’等說法容易引起反感,隨便使用這樣的詞語是個問題。”


朝鮮日報中文網 chn.chosun.com
本文內容歸朝鮮日報和朝鮮日報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摘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日韓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